教育应实现全新的转型
- 发布日期:2018-11-08
- 浏览次数:322
未来已来,每一所学校都要站在学生终身发展的角度思考,积极应对教育发展变化,实现教育新的转型,最终实现教育的现代化。我认为,学校的教育转型至少可以从教育理念、教学方式、学习方式、评价导向等4个方面入手。
教育理念转型主要包括全球利益理念、文化价值理念和知识创新理念。时代在变,教育必须变革,我们应该有更加开阔的育人观,要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努力,培养符合时代发展所需要的人才。当然,这也离不开文化价值理念的传承。孩子的未来属于整个世界,我们为世界培养人才,将“做豪迈的中国人”作为教育理念,强调留住传统文化的“根”,打开国际视野的“窗”,孕育中西合璧的人。要实现这样的目标,学校除了可以编写相应的教材,开展系列课程及活动之外,一定要注意知识创新理念的转型。比如赋予知识一些新的定义:信息、认识、技能、价值观和态度,甚至包括逻辑、思维、方法、观念、情感、审美等。与此同时,教育也应有新的定位:学生不再仅仅是知识的学习者,更是生产者,甚至是培养文明和发展的孵化器。
教学方式转型主要包括O2O式学习、个性化学习及体验式学习三方面。在全面覆盖WIFI及IPAD教学的常态化背景下,学校如何从过去传统的教学方式向“互联网+教育”的转型发展,是我们绕不开的话题。我们知道,教育现代化不只是用信息技术拼接到教育上这么简单,教育与互联网的结合,如果只靠理念培训和技术培训,则只能解决“能用的问题”,却很难实现“用好”的效果。学校应结合各学段各学科教学的特点,从深层次探讨技术如何与具体的学科相结合,有效提高教学效率;还要通过项目研究的方式,让O2O技术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,也让参与研究的教师收获很大,成为推进学校转型的中坚力量。尤其是对于一批新教师,需要有一套完整的教师素质培养模型来指导他们的专业发展,包括如何拥有健康的从教身心、优秀的从教品格、先进的从教观念、合理的从教知识、过硬的从教能力等。他们既要加强自我研修,又要积极参与培训。现在,不少学校提出多渠道线上线下的自我研修模式,比如教师可以在线下通过阅读书籍、整理反思、专业进修、分享交流、编写教材、研究课题等方式提升专业水平;教师还可以参加一些有针对性的培训,包括以接受为主、以实践为主、以研究为主的几大培训类型,全面提升素养。从学校层面讲,学校可以建立一些完善的教师培训评价体系,将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结合,让教师做到按需学习,累计成绩,并对教师培训情况作出准确的评价。
在上述过程中,教师也实现了五个维度的转变:由教育的实践者转变为教育的研究者;由教学的管理者转变为教育的引导者;由课程的实施者转变为课程的开发者;由资源的使用者转变为资源的整合者;由结果的评价者转变为过程的分析者。
学习方式转型主要包括在教育现代化背景下,每位教师更应借助技术实现“因材施教”,落实个性化教学,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。但“因材施教”的前提是教师要了解学生,特别是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。那么,学生的学习方式会出现哪些转型呢?学生将由过去传统的被动式学习转向O2O式的学习、个性化的学习、体验式的学习。我们要有学习量表,进行各阶段、各学科学生个体学习的研发、实施与反馈;要判断学生的学习类型,对每一个学生进行认知风格、学习风格以及思维品质的判断及相关理论的研究;根据各类型学生进行不同学习策略的指导;积累典型案例,筹建学生个别学习电子档案,真正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。所谓体验式学习,是通过实践认识周围事物,在人工智能、虚拟现实技术、3D打印等先进技术支持下进行学习,有效提升学习者的兴趣,还有基于社区的实践项目、学徒项目、职业体验、模拟工作坊等,都能够建立知识和应用间的桥梁,实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。
评价导向转型主要包括“学习测量技术”的全面推广以及指向“深度学习”的评价模式两方面内容。约翰·哈蒂在《可见的学习》中谈到,“学习测量技术”全面推广,学习过程将变得可见,将会产生一批先进的课堂评价工具或仪器,以供教育者用来评估、测量和记录学业准备、学习进度、技能获得和学业成就。通过数字档案袋和真实评价评估学生学习状况。因此,学校在做教学评价时,必须由过去的终结性评价转型为过程性评价与诊断式评价相结合,全方位为学生提供有指导意义、具有成长指向性的评价,为其未来发展助力。要指向学生的“深度学习”,侧重于学生批判性思维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方面的评测体系,真正体现学生基于问题、基于项目、基于挑战、基于探究的能力培养和素质提升。
未来已来,我们要以“未来”为关键词,指向学生终身发展和未来发展,创设适合每一位学生未来发展的教育,让每一个孩子都能遇到更好、更美的自己。
(作者:范胜武 系北京市第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执行校长,北京市海淀区督学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