辽宁省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服务教育强国建设——全国教育大会发言摘编之一
- 发布日期:2024-10-29
- 浏览次数:15
辽宁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,坚持教育优先发展,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、助力辽宁振兴发展为目标,大力提升职业学校关键办学能力,深化校企协同育人,拓宽学生成才通道,优化技能人才成长环境,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,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、能工巧匠、大国工匠。
坚决扛牢主体责任,持续优化体系建设。省委省政府坚决扛起发展职业教育主体责任,充分调动各方面资源,纵深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,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。一是建立协同机制。省委、省政府与教育部积极开展会商,签署部省战略合作协议,共同推动辽宁职教改革发展。坚持规模适度、质量优先,办好264所中职学校;聚焦办学能力、产教融合,办强50所高职院校;坚持需求导向、服务发展,办优职业本科学校。二是加强政策供给。修订《辽宁省职业教育条例》,将辽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总结提炼上升为地方性法规,固化经验做法,彰显辽宁特色。出台混合所有制办学改革指导意见、“金融+财政+土地+信用”组合式激励政策,着力破解体制机制障碍,促进形成多元办学格局。三是加大投入力度。持续增加职业教育投入,逐步提高生均拨款水平,近六年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资金规模接近翻一翻。实施职业院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,达标率从29.65%提升至81.6%。近三年,全省职业院校年均培养约23万毕业生,就业率稳定在95%以上,85%以上留辽就业创业。2023年辽宁人口净流入8.6万人,实现12年来首次省际人口净流入。
优化职教布局结构,深入推进产教融合。紧扣产业结构调整,坚持以教促产、以产助教、产教融合、产学合作,进一步深化校地合作,不断延伸教育链、服务产业链、支撑供应链、提升价值链,加快形成产教深度融合发展格局。一是优化职业教育专业布局。根据全省重点产业发展需要,开展高职专业评估,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,加快建设一批新兴紧缺专业,升级改造一批传统专业,限制裁撤一批滞后过剩专业。近三年,围绕产业转型发展新增专业点186个、撤销170个,调整幅度超过20%。开展141个“兴辽卓越”高水平专业群建设,打造72个五星级高职专业。围绕服务辽宁22个重点产业集群,布局高职专业点1384个,实现职业教育专业布局对辽宁产业体系全覆盖。二是组建市域产教联合体。推进职业教育与辽宁重点产业布局精准匹配、深度匹配,发挥大连金普新区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示范引领作用,依托省域内国家级、省级高新区和经济开发区等组建20个市域产教联合体,371家院校、企业加入,推进产教供需任务对接1600余项。三是建设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。围绕辽宁先进装备制造、石化和精细化工、冶金新材料等万亿级产业基地和重点产业集群,推动筹建国家工业母机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,建设集成电路、机器人、数控机床等10个省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,校企共建产业学院60个、实习实训基地224个,联合开展技术研发项目425个,为企业员工开展技能提升培训7万余人次。
创新人才培养模式,着力培育大国工匠。一是创新实施“兴辽未来工匠”培育工程。创新选拔机制,遴选具有技术创新能力、成果转化能力或具备绝招绝技的一线优秀企业员工作为“匠苗”。创新培养模式,“一匠一案”为“匠苗”量身打造培养方案,把课程设在岗位、把课堂搬到车间,在产业一线培育大国工匠。创新评价方式,将“匠苗”技能竞赛获奖、职业证书等同为课程成绩,以技术研发、成果转化等代替传统毕业设计,工程启动两年来,共培育“匠苗”182人。二是创新培养能工巧匠。将企业岗位需求与职业教育资源对接匹配,以中国特色学徒制为主要形式,校企联合开展37项现场工程师培养计划项目,培养适应新技术、新业态、新模式的现场工程师。基于岗位需求创建职教专业能力图谱94个,重构课程体系,重塑教学形态,提升人才培养适配度,着力培养能工巧匠。三是下沉一级办职教。在海岛、边境建优14所职业院校,创新建设乡村振兴学院,依托县级职教中心,校企共建15个乡村振兴学院,实施长学制贯通培养。推动优质职业教育资源下沉到县域、海岛、边境,为县域经济、海洋经济、边境地区培养“留得住、用得好、下得去”的技术技能人才。
积极推动“职教出海”,服务国际产能合作。立足区位优势,持续推进职业教育“随企出海”,深度融入共建“一带一路”。一是牵头成立东北三省一区“一带一路”职教联盟。14个国家130个职业院校和企业加入,开展合作办学、共建专业、教师互访、学历教育、技能培训等,服务职业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和国际化水平提升。二是打造“职教出海”辽宁品牌。坚持“教随产出、校企同行”,在俄罗斯、加纳、老挝等14个国家建设15个海外职业教育产业学院——“墨子工坊”。精准对接“走出去”企业需求,培养熟悉中国标准、中国技术、中国产品的海外技术技能人才,服务企业国际产能合作,推动共建“一带一路”高质量发展。三是推广中国职业教育标准。成功举办“一带一路”国际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研讨会,13个国家的相关部门及社会组织共同签署协议,推广《高等职业教育卓越专业认证标准》,共同探索构建实质等效的高等职业教育国际认证体系,促进职业技术技能人才在不同国家、地区之间的流动和认可。
坚决扛牢主体责任,持续优化体系建设。省委省政府坚决扛起发展职业教育主体责任,充分调动各方面资源,纵深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,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。一是建立协同机制。省委、省政府与教育部积极开展会商,签署部省战略合作协议,共同推动辽宁职教改革发展。坚持规模适度、质量优先,办好264所中职学校;聚焦办学能力、产教融合,办强50所高职院校;坚持需求导向、服务发展,办优职业本科学校。二是加强政策供给。修订《辽宁省职业教育条例》,将辽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总结提炼上升为地方性法规,固化经验做法,彰显辽宁特色。出台混合所有制办学改革指导意见、“金融+财政+土地+信用”组合式激励政策,着力破解体制机制障碍,促进形成多元办学格局。三是加大投入力度。持续增加职业教育投入,逐步提高生均拨款水平,近六年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资金规模接近翻一翻。实施职业院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,达标率从29.65%提升至81.6%。近三年,全省职业院校年均培养约23万毕业生,就业率稳定在95%以上,85%以上留辽就业创业。2023年辽宁人口净流入8.6万人,实现12年来首次省际人口净流入。
优化职教布局结构,深入推进产教融合。紧扣产业结构调整,坚持以教促产、以产助教、产教融合、产学合作,进一步深化校地合作,不断延伸教育链、服务产业链、支撑供应链、提升价值链,加快形成产教深度融合发展格局。一是优化职业教育专业布局。根据全省重点产业发展需要,开展高职专业评估,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,加快建设一批新兴紧缺专业,升级改造一批传统专业,限制裁撤一批滞后过剩专业。近三年,围绕产业转型发展新增专业点186个、撤销170个,调整幅度超过20%。开展141个“兴辽卓越”高水平专业群建设,打造72个五星级高职专业。围绕服务辽宁22个重点产业集群,布局高职专业点1384个,实现职业教育专业布局对辽宁产业体系全覆盖。二是组建市域产教联合体。推进职业教育与辽宁重点产业布局精准匹配、深度匹配,发挥大连金普新区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示范引领作用,依托省域内国家级、省级高新区和经济开发区等组建20个市域产教联合体,371家院校、企业加入,推进产教供需任务对接1600余项。三是建设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。围绕辽宁先进装备制造、石化和精细化工、冶金新材料等万亿级产业基地和重点产业集群,推动筹建国家工业母机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,建设集成电路、机器人、数控机床等10个省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,校企共建产业学院60个、实习实训基地224个,联合开展技术研发项目425个,为企业员工开展技能提升培训7万余人次。
创新人才培养模式,着力培育大国工匠。一是创新实施“兴辽未来工匠”培育工程。创新选拔机制,遴选具有技术创新能力、成果转化能力或具备绝招绝技的一线优秀企业员工作为“匠苗”。创新培养模式,“一匠一案”为“匠苗”量身打造培养方案,把课程设在岗位、把课堂搬到车间,在产业一线培育大国工匠。创新评价方式,将“匠苗”技能竞赛获奖、职业证书等同为课程成绩,以技术研发、成果转化等代替传统毕业设计,工程启动两年来,共培育“匠苗”182人。二是创新培养能工巧匠。将企业岗位需求与职业教育资源对接匹配,以中国特色学徒制为主要形式,校企联合开展37项现场工程师培养计划项目,培养适应新技术、新业态、新模式的现场工程师。基于岗位需求创建职教专业能力图谱94个,重构课程体系,重塑教学形态,提升人才培养适配度,着力培养能工巧匠。三是下沉一级办职教。在海岛、边境建优14所职业院校,创新建设乡村振兴学院,依托县级职教中心,校企共建15个乡村振兴学院,实施长学制贯通培养。推动优质职业教育资源下沉到县域、海岛、边境,为县域经济、海洋经济、边境地区培养“留得住、用得好、下得去”的技术技能人才。
积极推动“职教出海”,服务国际产能合作。立足区位优势,持续推进职业教育“随企出海”,深度融入共建“一带一路”。一是牵头成立东北三省一区“一带一路”职教联盟。14个国家130个职业院校和企业加入,开展合作办学、共建专业、教师互访、学历教育、技能培训等,服务职业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和国际化水平提升。二是打造“职教出海”辽宁品牌。坚持“教随产出、校企同行”,在俄罗斯、加纳、老挝等14个国家建设15个海外职业教育产业学院——“墨子工坊”。精准对接“走出去”企业需求,培养熟悉中国标准、中国技术、中国产品的海外技术技能人才,服务企业国际产能合作,推动共建“一带一路”高质量发展。三是推广中国职业教育标准。成功举办“一带一路”国际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研讨会,13个国家的相关部门及社会组织共同签署协议,推广《高等职业教育卓越专业认证标准》,共同探索构建实质等效的高等职业教育国际认证体系,促进职业技术技能人才在不同国家、地区之间的流动和认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