盘锦市开展2024年暑假期间校外培训治理工作的情况
发布日期:2024-09-16
浏览次数:0次依据《中共辽宁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关于做好2024年暑假期间校外培训治理有关工作的通知》(辽委教领秘〔2024〕5号)精神,按照省教育厅工作部署,盘锦市教育局于7月5日至8月31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2024年暑假期间校外培训治理工作。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。
一、基本情况
暑期以来,我市共出动检查人员372人次,检查、抽查校外培训机构及疑似培训场所383家次。查处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行为8起,给予行政处罚4起,行政罚款3400元。发现安全问题8条,均下发问题通知单,限期整改。暂未发现培训材料、从业人员和违规开展竞赛等方面问题。
二、工作举措和取得的成效
(一)完善监督体系,拓展监管覆盖。暑期以来,盘锦市教育局联合公安、市场监管等部门,组建市县两级教育督导与暗访工作专班,对校外培训机构及疑似培训点展开全面排查,同时广泛动员社会监督力量,确保监管无死角、全覆盖。通过公布监督热线与电子邮箱,畅通举报渠道,凝聚社会各界力量,共同织密校外培训治理网。动态更新校外培训机构黑白名单,引导家长基于孩子发展需求,理性、审慎选择合法合规机构,切实保障家长与学生的合法权益。
(二)持续精准施策,确保治理成效。针对隐形变异培训机构的隐蔽性与反复性,盘锦市各县区实施分片包干责任制,强化责任担当,采取明察与暗访相结合的方式,对区域内所有线下培训机构实施高频次巡查,动态完善隐形变异培训“四张清单”(重点区域、重点场所、重点机构、重点人员),显著提升校外培训监管效能。针对今年暑期出现的连续强降雨天气,制发《关于做好强降雨期间校外培训机构防汛工作的提示函》,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,市县两级教育局联合消防、应急等部门,对全市313家机构培训场所进行安全巡查,彻底消除安全隐患。严格校外培训预收费资金监管,推行风险保证金与网上售课消课制度并行,完善资金监管体系。突出培训教师入职前查询和培训材料“三性”(思想性、科学性、适宜性)审核,从源头上规范培训机构办学行为。建立健全违规竞赛“一案双查”机制,规范竞赛活动管理。
(三)强化宣传引导,营造健康环境。为高效推进暑期校外培训治理工作,盘锦市组织召开监管工作推进会,明确暑期工作重点,划定重点关注区域。各县区因地制宜制定专项治理方案,细化工作清单,明确实施路径,为治理工作提供有力支撑。通过向全市学生及家长发放“一封信”与“提示函”,倡导科学教育理念,鼓励学生合理规划暑假生活,培养良好学习习惯;同时提醒家长谨慎选择培训机构,增强风险防范意识。盘锦市还利用“行风热线”电视栏目,聚焦校外培训“预付款消费”问题,回应群众关切,借助媒体与公众监督力量,推动校外培训预收费资金管理的规范化进程。
三、问题与不足
(一)隐形变异培训机构难以根除。暑假期间,合规校外培训机构在多部门联合监管下,运营管理相对规范。隐形变异培训机构成为治理难题,它们隐匿于小区内,或以托管班、自习室等名义存在,导致补课与托管行为混淆,难以区分。
(二)预收费资金监管存在漏洞。在推广“校外培训家长端”APP的过程中,遭遇了培训对象不配合、机构操作不熟练、监管银行响应慢等障碍,家长端和机构端的使用普及率低,导致部分机构无法实现学费线上收取。
(三)安全防范设施建设亟待强化。目前,校外培训机构在安防设施建设方面存在诸多明显短板。安保人员大多为兼职,并且其信息未能及时进行公示,这使得机构的安全保障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。此外,安全疏散通道标识设置不规范,难以在紧急情况下为人员疏散提供准确有效的指引。
四、下步工作打算
一是坚持普遍查、专项治相结合,保持治理工作持续高压。坚持集中排查、日巡抽查、暗访调查常态化,持续加力落实资格审查、“黑名单”、预收费监管等长效机制,形成“检查-整改-检查”闭环回路,巩固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成果,严防校外培训旧态重演。
二是坚持单打一、多对一相结合,有效增强监管执法震慑。充分发挥教育、文旅、科技、网信等部门管理的专业性优势,在机构规范管理上加大指导和监管力度。同时,积极发动“双减”协调机制各相关部门,加强校外培训综合执法、联合执法与协作执法工作。各部门结合自身职责,对无证经营、违规培训内容、超时培训、师资不合规、违规收费、非法竞赛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查处。
三是坚持严治理、重引领相结合,合理安排学生课余活动。教育引导各县区在严格校外培训治理的同时,充分利用好社会资源和学校资源,结合开展多种形式的课余学生活动,通过组织参观展馆、分担家务劳动、参加社会实践等方式促进学生德、智、体、美、劳全面发展。
盘锦市开展2024年暑假期间校外培训治理工作的情况
发布日期:2024-09-16 浏览次数:0次
依据《中共辽宁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关于做好2024年暑假期间校外培训治理有关工作的通知》(辽委教领秘〔2024〕5号)精神,按照省教育厅工作部署,盘锦市教育局于7月5日至8月31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2024年暑假期间校外培训治理工作。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。
一、基本情况
暑期以来,我市共出动检查人员372人次,检查、抽查校外培训机构及疑似培训场所383家次。查处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行为8起,给予行政处罚4起,行政罚款3400元。发现安全问题8条,均下发问题通知单,限期整改。暂未发现培训材料、从业人员和违规开展竞赛等方面问题。
二、工作举措和取得的成效
(一)完善监督体系,拓展监管覆盖。暑期以来,盘锦市教育局联合公安、市场监管等部门,组建市县两级教育督导与暗访工作专班,对校外培训机构及疑似培训点展开全面排查,同时广泛动员社会监督力量,确保监管无死角、全覆盖。通过公布监督热线与电子邮箱,畅通举报渠道,凝聚社会各界力量,共同织密校外培训治理网。动态更新校外培训机构黑白名单,引导家长基于孩子发展需求,理性、审慎选择合法合规机构,切实保障家长与学生的合法权益。
(二)持续精准施策,确保治理成效。针对隐形变异培训机构的隐蔽性与反复性,盘锦市各县区实施分片包干责任制,强化责任担当,采取明察与暗访相结合的方式,对区域内所有线下培训机构实施高频次巡查,动态完善隐形变异培训“四张清单”(重点区域、重点场所、重点机构、重点人员),显著提升校外培训监管效能。针对今年暑期出现的连续强降雨天气,制发《关于做好强降雨期间校外培训机构防汛工作的提示函》,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,市县两级教育局联合消防、应急等部门,对全市313家机构培训场所进行安全巡查,彻底消除安全隐患。严格校外培训预收费资金监管,推行风险保证金与网上售课消课制度并行,完善资金监管体系。突出培训教师入职前查询和培训材料“三性”(思想性、科学性、适宜性)审核,从源头上规范培训机构办学行为。建立健全违规竞赛“一案双查”机制,规范竞赛活动管理。
(三)强化宣传引导,营造健康环境。为高效推进暑期校外培训治理工作,盘锦市组织召开监管工作推进会,明确暑期工作重点,划定重点关注区域。各县区因地制宜制定专项治理方案,细化工作清单,明确实施路径,为治理工作提供有力支撑。通过向全市学生及家长发放“一封信”与“提示函”,倡导科学教育理念,鼓励学生合理规划暑假生活,培养良好学习习惯;同时提醒家长谨慎选择培训机构,增强风险防范意识。盘锦市还利用“行风热线”电视栏目,聚焦校外培训“预付款消费”问题,回应群众关切,借助媒体与公众监督力量,推动校外培训预收费资金管理的规范化进程。
三、问题与不足
(一)隐形变异培训机构难以根除。暑假期间,合规校外培训机构在多部门联合监管下,运营管理相对规范。隐形变异培训机构成为治理难题,它们隐匿于小区内,或以托管班、自习室等名义存在,导致补课与托管行为混淆,难以区分。
(二)预收费资金监管存在漏洞。在推广“校外培训家长端”APP的过程中,遭遇了培训对象不配合、机构操作不熟练、监管银行响应慢等障碍,家长端和机构端的使用普及率低,导致部分机构无法实现学费线上收取。
(三)安全防范设施建设亟待强化。目前,校外培训机构在安防设施建设方面存在诸多明显短板。安保人员大多为兼职,并且其信息未能及时进行公示,这使得机构的安全保障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。此外,安全疏散通道标识设置不规范,难以在紧急情况下为人员疏散提供准确有效的指引。
四、下步工作打算
一是坚持普遍查、专项治相结合,保持治理工作持续高压。坚持集中排查、日巡抽查、暗访调查常态化,持续加力落实资格审查、“黑名单”、预收费监管等长效机制,形成“检查-整改-检查”闭环回路,巩固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成果,严防校外培训旧态重演。
二是坚持单打一、多对一相结合,有效增强监管执法震慑。充分发挥教育、文旅、科技、网信等部门管理的专业性优势,在机构规范管理上加大指导和监管力度。同时,积极发动“双减”协调机制各相关部门,加强校外培训综合执法、联合执法与协作执法工作。各部门结合自身职责,对无证经营、违规培训内容、超时培训、师资不合规、违规收费、非法竞赛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查处。
三是坚持严治理、重引领相结合,合理安排学生课余活动。教育引导各县区在严格校外培训治理的同时,充分利用好社会资源和学校资源,结合开展多种形式的课余学生活动,通过组织参观展馆、分担家务劳动、参加社会实践等方式促进学生德、智、体、美、劳全面发展。